书法教学成果——2017年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南平农校 2017-06-02 16081

 

 

2017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成  果  名  称    中职书法教育与德育有机融合的探究

                                                        成 果 完 成 人         李立泉、罗彩媚、范芳        

                                                     成果 完 成 单 位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      _

                                                        推荐时间     2017            5       10  

                                                        成果所属类别                职业教育类            

                                                        代       码

                                                        序       号 

                                                        编       号

 

 

 

 

福建省教育厅 制


一、成果简介

成果

曾获

奖励

情况

奖金数额

(元)

2015.4.30

教学成果

二等奖

一万元

南平市人民政府

 

 

 

 

 

成果

起止时间

起始: 2008     9 

完成: 2017      5

中等职业学校  书法教育  德育

1. 成果简介

一、研究背景:

书法荷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发展史是一部浸透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历史。教育学家认为: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2002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汉字书写能力和文化修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中等专业人才,书法书写体现了教学做合一,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磨练意志,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国内涉及中职学校书法教学与德育相融合的调查研究很少 ,因此,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对书法育人进行深层次的系统而实在的研究。

二、意义:书法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相融,能传承国粹文化,树立学生良好的爱国思想;塑造新人,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有效促成社会和谐。

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可以采用谈话、问卷、观察记录等形式,了解学生对书法兴趣喜好及学生整体素质的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2.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教学中实行理论研究,实践反思,总结提高。 

3.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既提高研究人员自身素质,也丰富此次课题研究的内涵,提升课堂教学理念。

四、成果主要内容

1.理论基础:以《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素质教育理论、现代和谐教育理论为基础。

 

2.主要观点:

中职书法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探究是以书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笔墨为媒介,以体察和感悟为起点,以和谐树人为旨归,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品位,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从而优化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

3.实施策略

1)分析目前中职书法教材中德育渗透的现状,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丰富德育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培养。

2)找准中职书法教学中德育渗透融合的最佳切入点,研究书法课德育渗透的特点,建设人文课堂。在课堂上做到常规性、专业性、活动性的德育渗透教育。

3)探索“中职书法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材,创新教法,创新方式,制定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书法特色教育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的促进作用。

4)探索“中职书法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对改变学生生活的促进作用和功能。在课外营造书法育人的实践环境,以书法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书法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

五、适用对象:中职学校学生

六、呈现形式:总结案例、作品集、论文

2.成果主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部分中职生来自农村,空间距离在客观上造成家校联系较少,德育教育的重任主要在学校。大多数中职生是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判断能力等都有待于改进和提升。在校期间,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老师们的首要任务。

书法荷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发展史是一部浸透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历史。教育学家认为: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书法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和书法艺术欣赏的培养,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我校针对中职生的实际情况,以书法教学为干预手段,以国学经典为书法教学的主要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德育教育,磨练学生的意志,健全他们的人格,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校多年来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对书法育人进行深层次的系统而实在的研究。2004年开始,我校在全校开设书法选修课,之后逐步在所有班级开设书法课,学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积极组建“书法协会”,并定期邀请专家为他们开设书法讲座及书法提高课,定期组织学生到外交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法大赛及书法活动。经过学校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们的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因此我校将书法、国学经典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相结合,具有现实意义。

 

 

3. 成果的创新点

1.新颖性。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把“书法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这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我们以此课题研究为突破,寓德育与书法教学中,找到中职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最佳方式,达到书法教学与思想品德水乳交融,使书法教学在技能、艺术以及德育等层面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

2.现实性、实用性。本课题的提出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需要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中职学校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书法教育成果显著。通过书法学习,学生整体的书写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作业书写正确、端正、美观,有明显的进步。近六年来,我校已连续参加了六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赖微获 “全国软笔优秀奖”、“全国硬笔铜奖”,骆瑾芝等二人福建省软笔特等奖;黎霞等4人获省一等奖,丁剑等19人获省二等奖;叶南通等14人获省三等奖,100多人获南平市各奖项。南平市教育局多次肯定了我校的书法教学, 2014521《闽北日报》以“‘文’能挥笔耕行间,‘武’能握锄禾田中”为题报道了我校打造书法教学特色成效显著的情况。

2.发掘书法育人功能,锤炼了学生思想品质,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近几年来,书法实验班的课堂纪律明显好转,学生文明、礼仪、学习等习惯及心智模式都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书法实验班食品0701班被评为09-10学年省级先进班集体,食品0801班被评为10-11学年省先进班集体,航铁0901班、牧医0903班被评为2011-2012学年省先进班集体,航铁1002班被评为12-13学年省先进班集体。书法实验班中的范秋宏、丁剑、陈佳佳、余观琴12位同学先后被评为省三好学生。黄志敏、傅莺华、颜文彬等26位同学先后被评为南平市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长期的书法教学使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潜力。每一届书法爱好者大都成为优秀的学生干部,在就业岗位上得到重用。书法学习所赋予他们的沉稳、坚毅、含蓄、厚重等品质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3.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研究期间,曾淑玉老师成为中国书协会员,罗彩媚老师成为省书协会员,范芳、胡开艳老师成为南平市书协会员,他们都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罗彩媚老师由于教学与德育工作突出,于2010.6月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作为福建省先进个人代表到天津参加全国优秀德育工作交流会,与全国职教名师交流并分享我校的书法德育教学。在教学书法的同时,我校书法教师积极开展书法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干预等课题研究。本课题研究期间,罗彩媚老师撰写了三篇论文《书法教育与学生徳育水平关系的探究》《关于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人文素养教育之管见》,范芳老师撰写了论文《中职书法教学与养成教育的融合》。在201610月,罗彩媚、范芳老师负责的《书法教育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研究》一课题获得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批准立项。

4.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效果显著,使学生受益、教师进步、学校发展,社会满意。由于我校书法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效果显著,在我校示范校验收时,以“正字品、树人品,校园飘墨香——南平农校书法教学探究”为题形成典型案例,得到了省级评估专家的肯定。

5.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由于我校书法教学与提升学生素养有机融合教学成绩突出,三明林业学校、南平职业中专学校、武夷旅游商贸学校、闽北卫校等先后派代表到我校观摩学习,并在各自的学校中推广或应用,取得良好成绩。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

      

李立泉

性别

出生年月

196273

最后

学历

本科

参加工作

时间

19857

院校

教龄

30

专业技术

职称

高级讲师

现任党政

职务

校长

工作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

办公电话

5623669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德育教育

移动电话

18950621880

电子信箱

Jysnllq@126.com

邮政编码

354200

详细通讯地址

南平市建阳区童游镇东桥东路78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612月,获“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20129月,评为“福建省中小学优秀校长”

 

 

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承担书法课的教学工作,主持并直接参与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过程,积极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促进书法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相互融合。201410月,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职校长培训班”中,作为该班班长,在交流会上作了《传承中华书法技艺,培养中职高素质人才》的专题分享,得到了兄弟院校的充分肯定。

 

                                      本 人 签 名:李立泉

 

2017  5  10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二)完成人

    

罗彩媚

性别

出生年月

1970.1

最后

学历

本科

参加工作

时间

1991.8

院校

教龄

20

专业技术

职称

高级讲师

现任党政

职务

教务科长

工作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

办公电话

0599-5629427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书法教师

移动电话

18965385836

电子信箱

JYLCM5840@126.COM

354200

详细通讯地址

南平市建阳区童游镇东桥东路78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5.9评为福建省“优秀班主任”,2009.8论文获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优秀奖,2010.8评为第二届福建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指导教师奖”,2010.6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2016.12荣获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

 

直接参与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过程,在校内每年承担书法课的教学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书法协会及书法兴趣小组的活动。积极推进学校书法教育的开展和推广。      

          

 本 人 签 名:罗彩媚

 

20175 10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三)完成人

    

范芳

性别

出生年月

1969.11

最后

学历

本科

参加工作

时间

1987.8

院校

教龄

22

专业技术

职称

高级讲师

现任党政

职务

 

工作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

办公电话

0599-5627867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书法教师

移动电话

18965385605

电子信箱

Fanfang_jy@163.com

354200

详细通讯地址

南平市建阳区童游镇东桥东路78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5.11书法作品获福建省“新人展”入展

 

直接参与成果的立项、论证、研究和实践过程,并负责材料收集、整理工作。承担书法课的教学工作,开展校书法协会的活动,积极将中职书法教育与德育有机融合贯穿在教学与工作中。                     

 

         本 人 签 名:范芳

              2017年5 月10

 

 

 


四、推荐意见

该课题能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找准书法教学在中职学校德育渗透融合的最佳切入点,充分发挥了书法教育对中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等形成的促进作用的功能,探索一条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新路子,使书法教学在技能、艺术以及德育等层面产生积极的意义,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推荐单位公章

2017   5   10 

 

五、佐证材料

 

1.反映成果的总结(不超过5000字)

2.教学成果鉴定书(或验收证明)